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驻扎雪域高原10余载 他奋战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风电站”一线

来源: 封面新闻 时间: 2021-12-04 18:37:18
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10年前,张奥运作为武警水电部队的一名战士,常年驻扎在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如今,作为军转央企的一名员工,他再次奔赴海拔5100米的另一个“战场”——西藏山南措美县哲古分散式风电场,担负起措美17.6MW风电工程项目任务。西藏山南措美县哲古分散式风电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风电场。在这里,极端最低气温只有-18.2℃,冰雹频发,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但这里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是天然风能发电的“宝库”。它的建成,将对改善当地能源结构、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国超高海拔水、风、光多能互补、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作用。2021年5月,张奥运主动要求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措美17.6MW风电工程项目工作。“老婆放心,我是老‘西藏’了,这有什么好怕的。”面对妻子的担忧,他就以在雪域高原的10年工作经验安慰她。进场后,项目部工作人员面对的第一关就是环境恶劣。项目部所处位置海拔高,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前三个月,一些施工人员出现了脑水肿、心肌缺血、哮喘等症状,退场人数高达200余人。面对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以及资料员等人员严重短缺,张奥运充当起多种角色。他一边完善内业资料,一边与监理、总包、业主以及地方政府沟通协调,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者”。为了解决退场人数居高不下的问题,张奥运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让现场人员缩短连续施工时间,减少工作强度。“哪有那么多时间吃饭、睡觉。”作为一名“老西藏”,更为适应高原恶劣天气的他,主动揽下了“加班”的任务。“风机基础浇筑必须一次性浇筑成功,每一次浇筑要控制在12至18小时之间,中间不能有间隙和断档,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断层,冷缝等质量事故。”为了科学施工,张奥运编写制定了《超高海拔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与此同时,为了现场施工有序衔接,他经常在工地一守就是20多个小时。每次浇筑,张奥运都紧盯现场,对砼拌制、发车、浇筑、振捣、收面等关键工序复杂环节予以监督指导。夜间的气温,低至零下近二十度,他也坚持去现场规划入料位置,人员配备情况,确保及时浇筑。面对复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现场气温低,混凝土强度上升较慢,现场管理人员手足无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白天和现场施工人员一起跟班作业后,张奥运也会在睡前查阅各种资料,认真仔细研究施工工法。“由于海拔较高,施工现场昼夜温差大,为加快混凝土强度上升,就必须把好混凝土配合比、出机口温度、充分振捣、加热保温等四道关口,缺一不可。”通过潜心研究和现场摸索,张奥运有了“新发现”。他安排人员准备干、湿两种棉被,待混凝土初凝,使用覆盖土工布以及干燥棉被,并在主体周边设置硬质挡板,安排专人在夜间使用木炭加热。等到白天温度达到15度以上,再覆盖湿棉被,让混凝土内外温差尽可能缩小,使混凝土整体进行充分收缩,提高强度。通过这个方法,解决了混凝土强度上升较慢的难题。在张奥运的带领和项目部人员的努力下,他们仅用36天就完成了8台风机基础全部浇筑,升压站主体施工进度也如期完成,创造了中国安能高原风电施工“加速度”。

标签: 雪域 海拔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