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前总统和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
巴西前总统罗塞夫近日出席了《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一书首发式并发表讲话指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开辟和坚持的道路把构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和建设一个新型国家紧密结合,经过不懈摸索,中国成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巴西学者贾布尔和意大利学者加布里埃莱合著的《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China:O socialismo do século XXI)近日出版发行,引发巴西社会各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罗塞夫在首发式的讲话中强调,21世纪的中国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不是资本主义的延续和发展,它尊重价值定律,同时坚持核心生产资料和金融基础公有等社会主义特性。
罗塞夫说,我十分钦佩中国的脱贫成就。中国不仅在短短四十年间迅速成长为经济、科技大国,中国共产党还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脱贫。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在国家统一领导指挥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使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抗疫成就。
罗塞夫认为,中国和一些国家不同在于,中国可以汇聚全部力量对国家未来进行规划和预判。中国发展的成就激励我们思考新的道路。
罗塞夫指出,西方国家往往对这一问题抱有各种各样的偏见,或者对中国发展背后的推动和领导主体避而不谈。
罗塞夫还强调,我们必须理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构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消除贫困之间的关系。这是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重要课题,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如何构建国家法治体系。
《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发行引发巴西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热议。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国家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塑造出一整套科学高效、系统完备、着眼长远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有学者认为,放纵资本逐利,埋下金融动荡、贫富悬殊、社会分裂的祸根,正将资本主义制度推向末路。
学者们认为,中国共产党管控危机的能力完胜美西方。中国现代化路径打破了其他国家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盲目崇拜,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有学者表示,西方国家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的理解肤浅僵化,充斥着意识形态偏见。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创新经济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治社会、促进共同富裕等诸多领域积累了丰富鲜活经验,提出了大量原创理论,正开启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先进、稳固阶段发展的新征程。
学者们指出,“中国奇迹”不是“中国奇幻”,而是有关国家学习借鉴的样本。国际社会只有摒弃旧思维才能客观认知中国现代化的时代价值。
责编: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