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用绿道“将散落珍珠串成项链”
图片说明:锦绣文化公园采用了“森林+绿道”的设计理念,把1.6公里林下生态慢行环打造成有显示度、有感受度的“五彩绿道”。□新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昨日上午,趁着大好天气,家住锦华花园的韩老伯带着孙子来到了附近的锦绣文化公园。“公园离家近,面积也不小,尤其是里面的步道特别好,悠悠闲闲走一圈,20分钟左右。”他说。
锦绣文化公园里的步道,是新区绿道建设的成果之一。作为新区民心工程,新区生态环境局大力推进绿道建设,2021年完成40公里,并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200公里,借绿道把一处处公园、绿地等“散落珍珠串成项链”。
全面提升城乡生态环境
根据《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绿道主要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等功能的绿色线性空间,主要由绿廊系统、慢行系统、标识系统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四部分构成。
绿道作为上海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串联起各类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地林地、林荫片区等绿色空间,以及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特色街区等人文节点,促成各生态系统间的物质交流,平衡全域生态结构,全面提升城乡生态环境。
今年,绿道建设被列入新区民心工程。根据新区统一部署,围绕公园城市的建设要求,新区生态环境局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通过绿道建设串联各类绿色空间,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级,提升市民对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满意度。
给百姓送上绿意和绿趣
2021年新区绿道建设任务为25公里,实际完成40公里,重点开展了碧云、森兰等楔形绿地中绿道建设,三八河、川杨河等滨水空间绿道建设,锦绣文化公园、泾南公园、浦发绿城公园等绿道建设。
今年1月开放的锦绣文化公园,采用了“森林+绿道”的设计理念,以自然曲线的形式,把1.6公里林下生态慢行环打造成了有显示度、有感受度的“五彩绿道”。以黑色为底色、上面标着“上海绿道”“步行道”等字样的步道,受到附近市民的青睐。老人们推着婴儿车、带着孙辈悠闲散步,年轻人们则身着运动服饰健身锻炼……“城市绿肺”给百姓送上的不仅是绿意,还有绿趣。
新区生态环境局介绍,“十三五”期间,新区完成了环世纪公园、东岸滨江等绿道建设共计151公里,“十四五”期间还将加快打造市、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体系,计划新建绿道200公里。
串联各类生态空间
为更好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新区还启动编制《浦东新区绿道专项规划》,明确了市、区和社区的三级绿道布局框架,以及绿道建设的整体布局、技术规范和推进计划,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绿道体系。
在具体项目推进中,新区结合“新建、改建绿地”“河道水系”“市政慢行步道”“美丽街区”“缤纷社区”等方面,全面推进绿道建设,包括:结合新建、改建绿地,突出系统推进和整体设计,推进森兰、碧云楔形绿地和锦绣文化公园等绿道建设;突出野趣,以公益林建设为载体,推进北蔡高标准公益林、合庆郊野公园等林地内绿道建设,体现田园森林之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以“环城公园带”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原有的养护便道实施改建,通过架桥及利用周边道路进行贯通。
结合河道水系,突出“林水结合”和“蓝绿共生”,充分利用防汛通道,推进张家浜、三八河、川杨河等滨水绿道建设,结合陆家嘴“水环”、清洁小流域等项目,推进绿道建设,做到布局交融、资源整合、相互渗透。
结合市政慢行步道,突出功能叠加和现状利用,在新建和改建道路项目中植入绿道元素,实现慢行步道和绿道的“两道融合”。
结合美丽街区,突出为民服务和休闲功能,引导街镇推进社区绿道建设,拓展建设途径,打造“家门口”绿道,逐步与骨干绿道连成网连成片。
结合缤纷社区,突出公众参与和社区自治,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过程中,结合市民慢跑和散步的需求,因地制宜设置绿道。
新区生态环境局表示,将依托绕城森林、生态廊道、骨干河道、主要道路等公共空间,用绿道串联起公园、绿地、街心花园等各类生态空间,承载交通、休憩、文旅、运动等各类服务功能,“点点成线、点线结合、线线成网”,全力打造有温度、有显示度、有感受度的绿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