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五载春华秋实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砥砺奋进“再出发”

来源: 东方网 时间: 2021-12-11 20:09:03

东方网12月11日消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成立100周年及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5周年,更好地谋划“十四五”期间研究院事业发展,第五届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交流会暨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学术活动今天在上海举办。

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学术交流会和五周年活动以简约办会为特点,但是仍然体现了超强的学术阵容。闻玉梅院士、丁文江院士、苏国辉院士、黄荷凤院士四位院士齐聚学术会议。复旦大学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处长曹宏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震等领导,以及研究院下属各研究所相关同志80余人参加线下会议,近2万名线上观众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董竞成院长首先汇报了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和学科五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闻玉梅院士,袁正宏书记,上海市卫健委胡鸿毅副主任,曹宏明处长先后致辞,他们对复旦中西医结合人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表示敬意和充分肯定,对未来复旦中西医结合学科以及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充满关心,也带来了很多真知灼见,提出了真诚的期望。

中国工程院丁文江院士在学术报告环节带来“氢生物效应与中医药”的精彩报告。氢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是一种理想的自由基清除药物,但是在医学领域,人们似乎忽视了氢对生命的贡献,丁院士的精彩分享从氢镁协同的角度,为我们架构起了氢生物效应和中医药之间的桥梁。而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一直是骨关节炎治疗的前沿热点和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研发”的精彩报告,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这一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前景。中国科学院黄荷凤院士作了“科学发现与学科交叉”的精彩报告,她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瘦素的发现以及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临床经验,分享了学科交叉与科学发现的重要关系,阐述了学科交叉之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除了院士们的精彩报告,在本届会议上,还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的“平衡之道——神经调控与迷走神经刺激”、陈文教授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健康经济学”、柳申滨青年研究员的“电针调控系统性炎症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王建新教授的“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多功能肿瘤靶向脂质体质研究开发”、蔡定芳教授的“病证辨治创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体系”、俞健教授的“儿童肾脏病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李文伟教授的“人类基因表达的节律震荡与时辰治疗学”、米文丽副教授“脊髓胶质细胞IL-33通过ST2/CXCL12通路介导吗啡镇痛耐受”等精彩的学术报告。此外,还有来自心理学相关领域的报告,如李晓茹副教授“身心整合之路——内观的理论与实践”、徐雯心理治疗师“婴幼儿非器质性进食障碍的评估与诊断”,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张旭东教授关于澳大利亚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现状的介绍。

复旦中西医结合学科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中西医事业的高地和引领。经过老一辈中西医结合学家姜春华、沈自尹等前辈的共同努力,复旦大学于1985年成立了原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挂靠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所是中国第一批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是我国最早设立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是我国最早拥有中西医结合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单位之一。

为了进一步奠定研究所在国内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扩大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影响力,2016年复旦大学以上海市高峰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为载体,批准成立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中科院院士沈自尹教授任名誉院长,董竞成教授任院长。

风雨砥砺,春华秋实。成立5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发展取得更大突破:中西医结合学科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复旦大学两家。2019年进入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学科形成了肾本质研究、肺肾相关、异病同治研究、中国传统医学融通共进研究、针刺机理研究等引领性的重大理论创新前沿,中西医结合肺病、脑病、肿瘤、儿科、妇产科、老年病均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以五周年庆典为契机,研究院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创新研究院内涵式发展模式,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持续发力,朝着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标签: 复旦大学 砥砺 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