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深化“三会”制度应用,探索“大城治理”浦东模式,在创新中细“绣”浦东自治品牌

来源: 上海市民政局网站 时间: 2021-12-16 18:37:43

在浦兴路街道的银桥居民区,不少居民已经习惯了对小区事务“指手画脚”;在航头镇的福善村,村民们也积极行动起来,说事议事……

去年以来,浦东新区积极推进在居村党组织带领下,由居村委会组织开展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完善居村民主自治议事的机制载体。党建引领下的“三会”制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共治,成为浦东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在各个街镇的居村复制推广。

在良好氛围中汇总居民意见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评议会,对我们家门口服务站运行这几年来的建设和功能情况,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久前,一场评议会在银桥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举行。

银桥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是浦东新区首家建设的“家门口”服务站。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居民区经常利用三会制度,邀请居民代表、共建单位等建言献策。

评议会上,大家回顾了小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剖析了服务站建设和升级后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机遇等。“我住在这里20多年,感到很方便。比如说,医保手册以前需要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排队领取,对我们老人来说不方便,现在在到居委会一下就办好了,不用一分钟。”居民陈贤光谈了自己的感受。

居民区下辖的连城苑业委会副主任刚当选没多久,第一次参加评议会。“大家都在热烈发言、互动,对我们小区的各类事项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让我对今后如何开展业委会工作有了更多思路。”他深受启发。

作为居民区“三会”制度的闭环,评议会在小区事项推进中发挥了“回头看”的检验功能,也让更多居民对小区治理产生了兴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促成了小区环境的改善提升,以及一个个自治项目的诞生。

银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表示,“三会”制度在银桥居民区广泛应用,“最近这几年,小区小花园的改造、停车位的划分,都是居民积极地通过‘三会’制度献计献策的成果。”

居民黄夏萍说,她经常参加居委的三位一体会议,“在这种良好的氛围当中,把居民好的意见汇总起来,去解决小区内发生的各类问题。”

“三会制度”加“村民说事”

在福善村“家门口”服务中心内,一个“三会一说”功能室成为村民经常到访的地方。村党总支书记说,功能室是在“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时专门设立的,“三会一说”则是“三会制度”加“村民说事”的统称。

在前期的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村党总支感受到了村民对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随后便设置了这个平台,让村民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的时候,都可以到这个平台上来发表。

村里的妇女议事会,成为了“村民说事”的常客。最近,她们刚走访了村里的各家美丽庭院五星户,准备把好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村民。平日里,她们也会经常关注村里的各种动态,有时还会集中到议事会成员家中,举行小型的议事会。

妇女议事会成员蒋正飞说,虽然议事会成员不多,但大家都很积极,发现任何问题,都会及时跟村委会沟通。“我们希望有更多人能够一起加入我们,为村子的发展出点子、出主意。”

村党总支书记表示,村里的不少决策,都是通过“三会”才最终出炉的。村民提出想法,随后进行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如果觉得可行,就开始推行;推进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发挥协调会的作用;随后在完成工作后,再通过评议会进行评议。

“从头到尾,都有村民参与。这样,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事,就会主动去做好,帮助村党总支解决了基层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老百姓做老百姓的工作,事情更好办。”

细“绣”浦东自治品牌

“三会”制度的运用,把治理触角延伸到了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构建安居乐业、井然有序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为推广“三会”制度,浦东新区民政部门还牵头制定《浦东新区“三会一代理”实施意见》,完善相关会议制度、议事规则,明确什么是“三会”、为什么要开“三会”、怎么开“三会”,为基层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此外,浦东新区还在推进建立“三会”实训室,通过场景再现、模拟演练和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专业规范指导,使参训人员在“全景式”沉浸体验中熟悉“三会”规范流程,把握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和技巧。

依托“431”线上直播课堂,新区对街镇干部、居村社工进行了“一竿子到底”的业务培训,形成“口袋课件”“指尖课件”“掌上课件”,方便基层干部随时随身学习。新区民政局还制作了“三会”培训动画视频,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直观了解“三会”,激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和活力。

党建引领下的“三会”机制,推动了服务资源在居村“家门口”汇聚、治理难题在居村“家门口”共商,持续提高服务便捷度和难题治理能力。新区民政部门表示,后续还将结合引领区建设,持续探索创新,细“绣”浦东自治品牌,为探索“大城治理”的浦东模式探索更多的有益经验。


标签: 浦东 大城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