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天地多重角色,青浦章堰村打造功能多元的“客堂间”
打开笔记本电脑,连上数据线,在八仙桌上支起三脚架,摆上微型投影仪,雪白的墙壁上,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相继呈现。这不是电影放映,这是章堰村在举办食品安全主题讲座。而举办地就是在一间不起眼的农村“客堂间”。“客堂间”作为邻里中心的延伸拓展阵地,通过硬件改造打破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将包括健康科普在内的文化资源直接从街镇配送到“毛细血管”的村居,让“客堂间”真正成为村民们的精神食堂。
在章堰村,像这样开设在村民家里的“客堂间”一共有3处。“客堂间”内定期面向村里的老年人开课,讲授区镇相关的最新信息、农村土地政策、健康养生常识、育儿知识等内容。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让村民们觉得十分管用,再有讲座授课要举办,现场的座位早早就坐满了人。
此外,戏剧演出、技术培训等活动也在“客堂间”轮番上演,台上台下互动不断,村民们纷纷亮出大拇指。活动的精彩程度,不仅让章堰的村民爱来爱看,甚至吸引了附近居住的百姓慕名而来。
1.小课堂说理堂,小天地大用处
小小天地,可不只是一个“小舞台”,它还扮演着“说理堂”和“党群服务点”等多重角色。章堰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完善基层矛盾处理机制,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村民之间有了矛盾,大家商量着一起到“客堂间”,村里的调处人员出面调解。组成调处人员的多是村里的党员志愿者和退休老干部,他们不仅热心肠,而且有威望,有矛盾的村民也乐意听他们讲讲道理。在这些调处人员的努力下,矛盾很快就得到化解。久而久之,“客堂间”里就多了一处“说理堂”,用“理”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村,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生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2.议事会齐协商,小事情大家谈
如今,章堰村的“客堂间”不仅成为了村民们学习、活动、交流的新场所,还有效激发了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党建志愿者等骨干参与党建服务、社会治理的热情,让“客堂间”成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一抹亮色。每个月定期召开的党员议事会代表会议就在“客堂间”举办,党员代表们围坐在一起,针对村里的具体事务进行充分讨论,提出的高质量意见建议也转化成村里的现实。党员代表们在议事会结束后,自觉发挥“宣传员”的作用,将村里的新决定、新发展、新动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身边的村民,进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推动章堰村的乡村振兴建设迈上新台阶。
3.邻里间促和谐,小磁场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的赋能,小小的“客堂间”变成了村民们喜爱的“睦邻点”。“客堂间”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社区文明风尚、居民邻里关系的一个缩影,不管是独居的高龄老人还是刚退休的老人们,都爱来这里“报到”。“客堂间”里还设有“妇女微家”,帮助妇女群众学习掌握各种农业生产和生活技能。在这里他们唠唠家常、互解心结,欢声笑语洋溢其中。这些“睦邻客堂间”带着浓厚的邻里情,深深扎根于社区文化的肌理中,开展了多种形式新颖、活泼健康的群众互动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树立了新时期的文明乡风,构筑了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对实现家门口的“幸福社区”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