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打开电视一键叫车,“数字小屋”24小时不打烊

来源: 静安报 时间: 2021-12-17 11:10:28

在12月15日举行的“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数字新社区建设战略签约仪式”上,由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全新推出的IPTV“电视出行”一键叫车服务,在临汾路街道正式启动。至此,该街道辖区内部分老年居民,将成为沪上首批享受只要在家打开经电信公司升级后的IPTV电视,操作几下遥控器,就能呼叫出租车提供上门接送服务的对象。

不打烊“数字小屋”

提供便利

据了解,临汾路街道是本市推行数字化民生服务的先行者之一。街道自去年以来,着力打造“临小二”线上服务平台,各类社区服务都可以通过平台预约,内容包括约服务、约空间、约走访、物业报修等10多项便民服务。如,居民前往居委会门口操作“临小二”系统,便可预约活动场所,到时间自行按密码打开活动室即可。相比以往,居民前往活动室都需要先找到居委会工作人员为其开门,智能化后,则享受到“全自助”“全时段”服务,居民对“临小二”赞不绝口。

根据居民需求,街道还在星城花苑小区率先打造了沪上第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小屋”,里面添置了“一网通办”自助机、AI“一分钟诊所”、水电煤缴费一体机、网上图书馆以及共享打印机。居民蒋女士对此赞叹不已,她告诉记者:“孩子时常需要打印作业,但家附近没有提供打印业务的商店,特别是晚上,到处找不到打印店,急得团团转。现在有了‘数字小屋’,不出小区就可随时打印,太便利了!”

“数字驾驶舱”

扫清“盲区”

临汾路街道还以“社区云”数据为基础,连同机关、居委13个业务应用系统中涉及的居民、房屋、法人、事件数据,统一沉淀在“民情日志”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中,形成了一个拥有超过1000万条数据且实时更新的“数字有机体”,在“数字驾驶舱”算法工具的支撑下,街道充分释放大数据蕴含的数字红利,把数据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

街道虽已拥有3家社区食堂,但为了扫清盲点,街道借助“数字驾驶舱”智能推荐算法,很快找到了社区食堂辐射“盲区”,目前第四社区食堂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令居民们高兴万分。

在市民政局试点的“心愿码”小程序助力下,临汾路380弄、375弄等多个居委会还引进了乒乓球发球机器人和“魔镜”智能锻炼设备,让前来锻炼的居民充分体验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乐趣。380弄居委会一楼还搭建了“健康小屋”,居民只需站在机器上,双手握住把手,几秒钟后,身高、体重、体脂、骨龄等各项身体指标就能一目了然,机器还会根据检测结果给出锻炼和养生建议,帮助居民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

“家庭养老院”

创新模式

临汾路街道在阳曲路391弄小区,打造了全市首个“家庭养老院”样板间,让前来参观的老人能够直观地体验机构、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智能化居家养老新模式。

“家庭养老院”样板间全面整合静安区正在试点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资源,配置了烟感、气感、水浸感应、一键呼叫SOS等“智能七件套”,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感应器报警后,助老平台立即呼叫老人紧急联系人、社区、民警等,帮助老人得到及时救助,确保老人居家安全。

“家庭养老院”样板间还为各类养老科技企业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案的“试验场”。例如,天翼数字生活在街道样板间内展出了一款能与老人进行简单情感交流的“养老数字伙伴”智能机器人,这台机器人还可以借助液晶显示屏,让老人与子女进行视频对话、交流。

打造“五新”数字社区

惠及民生

为加大数字家园建设力度,打造新基建、新空间、新形态、新模式、新体验的“五新”数字社区标杆示范点,临汾路街道与上海信投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临汾路街道数字新社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各方将在临汾路街道辖区智慧养老、智慧出行、智慧生活等方面发挥各自资源和技术优势,形成合作生态。主要合作内容包括——

临汾路街道为上述三方在社区开展数字化转型设计、建设,提供载体条件、数据资源、需求调研、内容策划等方面支持。

上海信投建设有限公司为临汾路街道提供数字家园顶层设计策划、可行性研究等,并为临汾路街道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建设、智能化应用系统建设、系统集成服务等。

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为临汾路街道提供“5G+光网”双千兆的基础网络能力,以及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和智慧教育等民生类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以上海IPTV平台为基础,开展“翼社区”产品合作,整合打造惠及民生的社区服务平台等。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为临汾路街道数字家园示范小区应用试点提供场景解决方案,组织实施“家庭+社区”场景联动技术支撑和应用集成服务。

标签: 一键 小屋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