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友好”社会离我们多远?罗翔等专家学者为年轻女性支招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12月17日报道:围绕性别话题的讨论近年在各社交平台、年轻群体中一直热度颇高。16日下午,在市妇联、市教委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女大学生职业飞翔“海鸥计划”年度研讨会上,一场以打造性别友好校园为主题的探讨热烈展开。
性别“区别对待”是从什么年龄段出现的?在上海市妇联副主席翁文磊看来,普通教育阶段男女生几乎不存在性别不平等问题,女生往往还更“强势”,在学科考试中的表现也更出色。而到了女性成年以后,社会刻板印象赋予性别的“玻璃天花板”开始出现,比如认为“女性适合选文科”“女性应该承担起照顾家庭的主要责任”等等。
翁文磊曾长期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她指出,人与人的差异其实远远大于性别之间的差异,女孩和男孩同样具有站上金字塔顶端的天赋,不要过早轻易给自己划定了能力的边界,家长和教育者也不应该在有意无意之间给孩子错误暗示。让女性也可以安心“拼事业”,男性同样可以选择“主内”,两性对家庭有共同的责任和投入,这才是性别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如今00后一代的性别平等意识很强。”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授贺岭峰最近正带着学生们策划一个名为“她守护”读本的原创项目,计划用四格漫画等轻松生动的形式提示女生防范风险。他发现学生们在原创中的很多想法和视角是自己以前都没有意识到的。比如大学里的男厕所和女厕所通常面积和数量差不多,看似“公平”,实际从女性的需求特征来考虑所得资源却是更少的。
校园空间设置方面的性别考虑存在不足,来自复旦大学的陈雁教授也有同感。她举例说,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校园的体育空间设置目前都更偏“男性化”,学校体育场的中心项目往往是足球场,通常男生使用频率更高,而女生喜爱的体育类项目是什么、空间有多少,还缺乏充分考虑。
以“刑法科普”广受年轻人欢迎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也“在线”参加了现场互动。当遭遇性骚扰该怎样克服羞耻感?面对这个提问,罗翔以自己的一贯风格给出了既一针见血又暖心的回答——
他说:“让违法犯罪的行为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也要让自己不受干扰,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虽然有时由于证据的匮乏可能实施骚扰的人没有受到应有制裁,但是错误的事就是错误的,不要低看自己。记住勇敢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打造性别友好校园、鼓励女大学生创业创新方面,在市妇联、教委等牵头下,上海各高校经过多年努力已有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面向全市59所高校数万名女大学生的“海鸥计划”也是其中之一。据介绍,该计划明年将继续策划开展多场讲堂、企业实践、读书会、心理互助等活动,给予年轻女性成长和发展更多支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