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路记忆|81岁人民照相馆:传承经典和时尚不应成为对立
【编者按】
上海繁华的新天地旁,有一片年代久远的旧式里弄。
这片方圆一公里的土地孕育了几代人,也氤氲出绵延不绝的市井气息。其中,尤以辟筑于清代光绪年间、烟火气浓郁的顺昌路为甚。
历史需要留存,社会亦要革新。去年来,以顺昌路为轴,这片百年老街坊终于迎来改建。围绕这片土地,澎湃新闻记者数次探访,挖掘并记录下一些故事。
为市民拍照81年的人民照相馆、秉持老上海时髦的和平美发厅、见证五代人生活的一棵广玉兰树、在顺昌路上成家立业的“80后”福建人……看似寻常的店、树、人,互有人情往来,又各自承载往事。
在城市更新大潮中,他们有的已告别,有的将离开,有的仍待安排。
上海的城中旧事,也将在此演绎荡气回肠的未来。
顺昌路合肥路交叉口的人民照相馆(也称“新人民摄影”)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
毗邻上海新天地,在顺昌路合肥路交叉口,有一幢四层灰白小楼,里面是人民照相馆。看似不起眼的它,已陪伴上海人民走过81载岁月。
人民照相馆原名乔奇照相馆,1940年由白俄罗斯人开设,后由中国人接手,并于解放后更名为人民照相馆。1959年,它迁至淮海中路,之后又两度迁址,照相馆的性质也由私营,变为公私合营,最后转为国营。
计划经济时代,照相馆还分等级,人民照相馆归属“特级”,价格较为昂贵。在那个拍照仍算奢侈的年代,它是上海人民心中的精神地标之一,“到人民照相馆拍照”是不少市民心中的愿望和念想。曾几何时,普通老百姓经过淮海中路,看着橱窗里的各色照片还只能艳羡。经济市场化后,人民照相馆的价格变得亲民,它也由此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人民照相馆所在的黄浦区建国东路69街坊迎来了旧区改造,照相馆也将再次迁址。此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探访了这家传奇照相馆,寻找时代留下的影像记忆。
人民照相馆经典肖像作品——《风雨同舟》
一对夫妻客人:从银婚到金婚
原本走进人民照相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幕照片墙,上面挂着照相馆的经典肖像摄影作品。今年8月以来,这幕照片墙被红色幕布所替代,幕布前放着一个白色木质相框,供前来参观的人拍照留念。同时,左侧的墙布上,贴上了许多老客人的新照片。
原来,今年春夏之交,人民照相馆举办了为老顾客免费拍摄新照片的活动,既为回馈老客,也为在搬迁前回顾历史、举办摄影展。
谢夏兰和丈夫的一张合影便在其中。他们是人民照相馆的“老顾客”,在网上看到活动后特地来参加。
人民照相馆内陈设的摄影器材
夫妻俩今年70多岁,年轻时在江西插队做教师,也在江西相识相爱、组建家庭。谢夏兰还记得,在那个年代,两人工资微薄,因每年都要回上海探亲,“钱都铺在铁路上了”。
彼时,婆婆家在淮海路附近,谢夏兰每次回来看望,经过人民照相馆都心生羡慕,“它橱窗蛮大的,好多照片喜欢看,但是舍不得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女儿作为知青子女回城,夫妻俩也随着回来。1997年,为纪念“银婚”,两人终于下决心去人民照相馆拍了一组婚纱照。
谢夏兰说,拍摄这组纪念照花费了1000多元,相当于自己当时两三个月的工资。“学校里同事都讲我舍得,”她说,“不过现在回过来想想,真的很值得,留下了纪念,否则的话(纪念日)也就过掉了。”
人民照相馆历史照片
她依然记得20多年前拍照的场景,上午化妆做发型,拍摄一段时间后吃中饭,买肉包子当点心,休息后接着再拍。拍照的师傅们很卖力,为二人精心挑选衣服,教他们不断调整动作。一整套流程下来,下午两三点才结束。
“我们那次拍照,他都讲累了。”回忆往昔,场景犹在眼前,谢夏兰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指了指一旁的丈夫。
“不过那本真的好好。”谢夏兰翻出手机里存着的翻拍照片,感慨地说。其中两张照片被他们裱在相框里,一直挂在家中。
谢夏兰坦言,年轻时经历过一番艰苦的岁月,后来的日子便越来越好。“我们现在就感觉很幸福。”看到人民照相馆举办这个活动,她和老伴便赶紧报名。
今年6月底,夫妻俩来照相馆取新拍的照片,也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故事。明年是夫妻俩的“金婚”之年,“明年要拍的,等你们开张,肯定换个新地方,我只要微信上一搜索就出来了,”谢夏兰笑着对照相馆店员说,“婚纱照是拍不动了,要拍个纪念照。”
谢夏兰夫妇2021年在人民照相馆拍的新照片
谢夏兰夫妇1997年在人民照相馆拍的纪念照
第三代摄影师:照片是有生命力的
给谢夏兰和丈夫拍下新照片的,是在人民照相馆工作了40多年的摄影师黄沫华。
1977年中学毕业后,18岁的黄沫华进了专门学摄影的学校,学成后便来到人民照相馆工作。如今,63岁的他退休返聘,继续工作于此,“以前没有跳槽概念,像我们就是一份职业做一辈子,很少会有改行。”
对于摄影这个从事了一辈子的事业,他有很多自己的看法。
人民照相馆的特色是拍摄高低调的肖像照。黄沫华介绍,低调照片受光面较小、背景和人物衣着通常是深色,更讲究脸部的层次,有油画的感觉;而高调照片用光截然相反,画面大部分处在明亮的、淡色的区域里,照片有素描的感觉。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通过用光和调整角度,起到修饰肖像的效果。
“每个人在镜头前面,缺点都是暴露的,尤其摄影师的眼睛很‘毒’。”黄沫华说,比如有的人大小眼、歪鼻梁,这时就需要利用光与影,在视觉上扬长避短、修补瑕疵。
正说着,一位瘦高男士走进摄影棚拍摄证件照,黄沫华告诉记者,对于这样比较瘦的顾客,两侧打光要亮一些,可以使脸部显得饱满。
时过境迁,大众接受的摄影风格也悄然发生变化。“我们说镜头好坏体现画质好坏,可是现在(照片)画质太好,人家就不要了。”黄沫华感觉到,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求唯美,要求磨皮磨得细,喜欢大平光。
“可是这些东西在以前来讲都是不合格的。”他摇了摇头说,以前讲究的是质感真实,比如,男性相对女性肤质较粗;上了年纪的人,要有沧桑感、年代感,皱纹不能全修掉。
不过,老式照相馆也在顺时而变。比方说,现在常常使用柔光箱,柔和的光质可浅化皱纹、令皮肤质感柔和。“这个改变在以前来讲,老师傅是要骂你的,但是市场‘逼着’你做一些改变。”
同时,人民照相馆的师傅对修片有自己的讲究。
“我们会跟客人打好招呼,就是保存真实,在这个前提下稍作调试。”黄沫华说,有些客人会提出很多修片的要求,那么师傅通常会按照要求修好照片,同时保留更加纪实的修片版本。实际上,客人更多认可的还是后者。
“没有比较的话,顾客看到照片漂亮就拿出去了,可是时间一久,照片的生命力没有了。”
人民照相馆的三代摄影师
黄沫华常常说起“照片的生命力”。“你看我们几十年前拍的老照片,现在拿过来都像新的一样。现在如果只讲大平光的话,可能三五年还可以,十年以后这张照片(生命力)就褪掉了。”
“当然,一直抱着传统肯定也不对,摄影师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光去迎合年轻人,我觉得也是有问题的。”在他看来,传承经典和时尚不应成为对立。
人民照相馆举办的摄影展活动
“50后”师傅和两个“90后”徒弟
有目共睹的是,各式新式照相馆和手机拍照技术正一起“野蛮生长”,人民照相馆应何去何从?
黄沫华早已感受到近年来生意的变化。开在淮海路时,大约是人民照相馆的鼎盛时期,街边人流量大,店里客人也多,营业到晚上10点才关门。时至今日,人们只能从古早的新闻照片中看到,那时的路人们或簇拥在照相馆橱窗外围观,或三步一回头、往店内张望。
如今在顺昌路街角,人民照相馆傍晚5点便关门了。顾客中,“中老年人是比较多,”黄沫华补充道,“可是在30年前他也是个年轻人。”
因为人民照相馆几度搬迁,有很多老客人怕找不到地方,“然后他找到了以后,会毫不犹豫地进来。”
“现在外面有很多影楼,他不敢进去。有些接待人员一看你是上年纪的,就不接待你。老人的自信心会受到一些打击。”对这些老客来说,人民照相馆不仅是时代的记忆,也是繁华都市里始终亲切的存在。
也有家长带孩子来拍肖像照。逢年过节,有的家庭会携老带幼地赶来拍一张全家福,仿佛已成为一种过节的仪式。“拍全家福时,看到人家家庭其乐融融的感觉,摄影师也会融入进去。”这让黄沫华觉得快乐。
另一方面,随着时尚轮回,近几年,年轻顾客又渐渐变多起来。
“前一段时间经常有年轻人来找我们拍民国风,民国风在抖音上很火。”黄沫华笑着说,也有年轻人想拍复古风格的照片,“我说你们的复古是在哪里,他们说80年代,我说80年代不‘古’啊。”
对黄沫华来说,客人在变、服饰在变、摄影工具也在变,但摄影始终是一份快乐的事业,“对于摄影的热情,对我来讲,还是保持着。”
作为人民照相馆摄影技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最担心的是,传承会断在自己这一代上。“以前胶片的照片,你会感觉到它是一个工艺品。”黄沫华介绍,胶片底片是负像,修片需要通过手上功夫,用笔把负像上的缺陷修好,这好比现在的磨皮,但修复出来的照片质感更好、更真实。“所以这些修片技术的失传,其实是很可惜的。”
前些日子,因为媒体报道的原因,人民照相馆再次“出了圈”,黄沫华也因此收获了两个年轻徒弟。“50后”师傅带着两个“90后”徒弟,三人一起拍了张合照。传承虽然断了一层,可总算能见到希望。
黄沫华时常怀念起从前修胶片的日子,在他看来,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要传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