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球场预订要“秒”,公共体育馆能更便民吗

来源: 解放日报 时间: 2021-12-27 08:29:38

市民在卢湾体育馆羽毛球馆门口排队,准备预订场地。

上午8时,忙碌的早高峰中,市民裘先生找到“静安体育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了“球类订场”;9时,市民杨女士给普陀区体育馆的“订场机器人”发送了一条含有订场日期、时间、场地类型的消息;中午12时,市民张先生刚开始午休,便争分夺秒地登录“静安体育”小程序……尽管“打球人”如此上心,等待他们的却常常是“场地已订满”的消息。

近两年来,上海持续推进体育场馆建设,全民健身的氛围日益浓厚,但场馆预订俨然成了市民生活中的“老大难”,尤其是室内羽毛球场、网球场及乒乓球场一位难求。近日,本报记者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除了不少市民抱怨“根本约不上”“刚进(系统)就显示不可选”“预约制度不合理”外,更有市民投诉部分场馆存在“黄牛”加价倒卖现象,或质疑固定时段为何只对固定人群开放。公共体育场馆的“为民服务”之路,该怎么走?

100人同时抢10片球场

12月20日9时30分,肇嘉浜路128号卢湾体育馆二楼羽毛球馆门口已经排了不少人。“单位在附近,上班前赶着来排队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可以预订今天或明天的场次。”据她介绍,球馆的12片场地只接受现场排队的预订方式。

“排得早,约上午或者下午三四点的场次应该没问题。”赵先生是一名羽毛球教练,为降低教学成本,长期辗转于黄浦区各体育场馆之间,卢湾体育馆60元一小时的价格,使他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预订队伍里,“黄金时段的场次需要凌晨五六时来排队。”赵先生口中的“黄金时段”,指周末及每天晚上7时至9时的场次。尽管羽毛球馆10时才开放场地预订,但只有站在队伍最前端的人,才能订上“黄金时段”。赵先生打趣说他“吃不消那么早来”,只能“捡漏”。

如果说现场排队是“看得见”的竞争,那么线上订场则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每逢周一,长期在静安体育中心打球的裘先生就要体验一次“惊心动魄”。据他介绍,静安体育中心共有25片羽毛球场地,每周一上午8时开放一周的预订。为订场,裘先生往往提前10分钟进入系统,快到时间时,需不断刷新来保持登录状态。“系统一开放,看到的全是‘灰色’,经常抢不到。”屡次失败,让裘先生十分无奈。

“系统开放时,大约100人同时在线抢(羽毛球)场地。”与静安体育中心相距不远的静安区体育馆羽毛球场共有10片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目前不接待公司包场和专业球队长期订场,同时严格控制私教,场地全部开放给公众,周一到周日基本上全部订满。”静安区体育馆的情况并非个例,庞大的用户流量常常为预订系统带来压力。记者从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场馆运营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上海市共有包括田林体育俱乐部、康东网球馆、中原体育场在内的10家场馆由市体育局直管,统一通过“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小程序预订,“上午9时开放系统,平均有5000人同时在线。”

抢手的场地令“黄牛”嗅到了商机。最近,市民孟先生就发现了“黄牛”的踪迹,“一个球友介绍的,80元一小时的晚场场地卖到170元。”为了在静安区体育馆的10片羽毛球场地中拥有“一席之地”,孟先生不得不掏钱加价。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上,代订场地以赚取差价的卖家也不在少数。

合理分配资源却引来新矛盾

场地难订、“黄牛”频现,馆方是否不作为?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记者走访的近10家体育场馆几乎都在打击“黄牛”上下了一番功夫,卢湾体育馆仅开放现场排队预订即是一例。在馆方看来,这样的预订方式不仅可以杜绝“黄牛”使用外挂软件抢场地,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中老年人,避免他们因线上操作不熟练失去机会。

与之相较,采用线上预订方式的场馆更需要在技术上做足功课。据静安区体育馆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加严厉地打击“黄牛”购票,静安区体育馆已于12月1日起将场地预订从“趣运动”平台转移至“静安体育”综合服务平台,新平台不仅要求每一个账号实名制认证,且一个手机号只能绑定一个账号,并限制每个账号每天只能预订两片场地。此外,技术部门还在预订流程中增加滑动验证等步骤。“在新平台上,每一笔订单都会有一个二维码,我们现在要求必须由预订人本人到场,扫码核验成功后才能入场。”

场馆管理方不断加码,预约流程日益烦琐,不料“黄牛”没有彻底防住,反而招来市民对馆方“不够人性化”的指责。“必须现场排队预订,这对上班族不太友好。”赵先生担心这样的措施反而会催生雇人代排队业务。而在某点评网站上,不少网友对“必须由预订人本人扫码核验入场”的规定表示质疑:“有时候要帮他人预订场馆,该怎么操作呢?”“本人若因一些紧急状况无法到场,场地也无法转给朋友使用,只能空置吗?”

打击“黄牛”并不是唯一课题,场地资源紧缺更需要优化资源分配,保障人人都能平等地用上场馆。近日,位于杨浦区包头路380号的中原体育场频遭投诉,起因便是体育场要将上午7时至9时的早场定向开放给办理早场年卡的老年人,限定人群是50岁以上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然而,记者从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了解到,中原体育场早场原本便是由杨浦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牵头组织,市体育局接手管理后,又将600元一年的年卡价格维持了近20年。“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场馆方管理疏忽,不少年轻人也办到了早场年卡,现在我们想严格监管,矛盾就发生了。”

在相关负责人看来,老年人与年轻人一起打球本身就具有安全风险,年轻人球速快、力量大,极有可能造成老年人摔伤或扭伤,但本是优化资源分配的举措,却成了矛盾的导火索。

分配平衡更要扩大供给

在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曹可强看来,目前很多场馆的管理举措遭到质疑,本质上是没有寻找到“平衡点”:“把一头按住了,另一头又跳起来了。”

近日,由于中原体育场频遭质疑,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正行走在“找平衡”的路上。“我们十分理解年轻人的运动需求。开会研究后认为,突然完全禁止年轻人使用早场有些不合适,我们也愿意用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通过其他途径尽量满足市民的场地预订需求。”日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已前往现场调研,在保障体育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将为未达到年龄要求的市民们额外提供20张早场年卡办卡额度,先到先得,“到了明年,这个额度会减到10张。”两年的缓冲期后,中原体育场早场将实现向“老年人专场”过渡。

管理措施要不断找平衡,但归根结底还是“供不应求”。其中,羽毛球场地的供需矛盾最为突出。

“羽毛球是一项好上手、互动多、有趣味的运动,但其场地需要满足严格的层高限制,每一片场地能够同时容纳的人数又较少,因而在建设上有困难,市场在投资运营上也有顾虑。”曹可强说。随着“双减”政策落实,以及疫情之后学校室内体育场馆无法对外开放,羽毛球场地的供应难题变得愈发棘手了。“目前,上海大约有2500片羽毛球场地,”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市中心场地少,但需求量最大。面对当下的情况,归根结底就是要扩大室内场地的供给。”

据介绍,近年来,室内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短缺问题备受关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均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扩大场馆资源供给已势在必行。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示各地区有效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建设健身设施,同时积极整合可复合利用的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资源,并鼓励兴建集健身房、舞蹈房、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于一体的都市运动中心。与之相应,当前上海已制定并通过《上海市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在此基础上,各区严格落实、根据区情制定计划。“未来,场馆建设需要更多吸引社会资本,转向社会化运营,哪怕是一些简便的、简易的、临时性的场馆,对于资源的补充也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终归希望场馆供应充足、运营有序,能够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作为管理方,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方面表达了积极的态度,“这条‘为民服务’的路,我们定要走好。”

标签: 体育馆 便民 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