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丨三会制度,“弱冠”不弱
图说:灵活运用三会制度,五里桥街道恭房小区在黄浦区率先实现老楼加装电梯(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摄
姚丽萍/文
年终之际,寒潮来了。
数千名“蓝马甲”戴着“爱心装备”上岗了,“爱心手套”戴上,“爱心围巾”围上,暖宝宝贴上,从苏州河边到黄浦江畔,行走在寒潮中的“蓝马甲”们呵护着美丽家园,也被“城市爱心”呵护着!
寒潮中的“爱心装备”,并非临时抱佛脚,而是未雨绸缪,是基层治理效率、效能对极端天气的积极应答。抗疫以来,一线社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经受重大考验。今年,上海首创的三会制度走过20年,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三会制度之于基层治理的能量究竟有多大,未来又将呈现怎样的新走向、新趋势?
20年前,三会制度——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发端于原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然后,推广于黄浦区、发展于全上海。如今,对众多热心社区治理的市民而言,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耳熟能详。
20年前,三会制度,还是个新名词。当时,我采访时任卢湾区区长张载养,问三会制度能有什么用?得到的答复是四个字——组织起来! 没错,三会制度就是要把社区居民、社区资源组织起来,探索社区治理最大公约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会制度,到底管不管用、好不好用?摸着石头过河,五里桥街道先做试验田。2006年,上海开始在各个居民区试行三会制度,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公共事务,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各司其职,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推动社区党组织引导居民有序参与自治事务。2017年,三会制度写进《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一个居民自治制度,从一个区域试点,经历了近20年的打磨,时间验证了这种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其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是:三会制度的法律地位已经确立,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事务,行之有效地组织听证、协调、评议,将是居委会必备的“看家本领”;居民训练有素地参与实践三会制度,也将是提升自治能力、提升家园品质所必需。
法治有引领,社区有实践。2017年以来,三会制度在上海最广泛、最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实践,莫过于——老楼装电梯。今年年初,全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1000部电梯成为政府实事项目,迄今已提前完成。一年来,上海社区抗疫、加梯“两不误”。回头看看,哪一部成功加装,不是党建引领下三会制度的鲜活实践,不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一线脚踏实地的创新创造!
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城市更新史。老楼加梯,仅仅是一种微更新,加梯之外,更多的老旧电梯等待更换,这将是涉及社区公共安全的重大课题;而在电梯之外,也还有更多的小区物业管理、社区美丽家园建设、为老服务等一系列治理课题,需要三会制度来征询、协商、表达、倾听、平衡、推动、解决。起码,寒潮中的“爱心装备”就来自社区日常应急措施的居民意见征询。
不久前,长三角基层民主协商论坛透露:未来,三会制度将要呈现新景象,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点—— 广覆盖,在社区代表会议、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街区党建共治联盟、零距离家园理事会等各类议事平台上,都不缺席;深挖潜,进楼宇、进园区、进街区,面对基层治理碰到的新课题,都要有所作为;亮品牌,推动上海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最具影响力、引领性、前瞻性的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品牌。
我问一位老法师,20年成长,如何评价三会制度?答复,也是四个字——“弱冠”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