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市域社会治理 上海这家法院梳理出34项实事项目清单
东方网通讯员陈淋清12月28日报道:为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12月28日下午,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闵行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情况(2020-2021)》并发布实事项目清单。 近年来,上海闵行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更好发挥基层人民法院“法治哨所”作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本次发布的情况通报分为总篇和分篇两大部分,即在一份总报告对共性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还同步制作了针对立案庭速裁团队和派出法庭关于参与社会治理的各项举措和典型做法的六篇分报告,并梳理了34项成果清单。 诉源治理融入司法保障链 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 2020年以来,上海闵行法院推出“先行调解1236”法,并加大诉讼案件的诉前委派调解与诉中委托调解工作衔接,促进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速裁快审工作向着更为精细化、规范化迈进。 通过以诉非联动为抓手,倾力打造以专职调解为主体,上海闵行法院以先行调解和委托委派调解为两翼,以人民调解为依托的“枫桥经验”升级版诉源治理模式,从纠纷源头实质化解未发或已发诉讼,实现矛盾纠纷诉与非诉同频共振,线下线上一站式受理、一站式解决。 2021年1月至11月,上海闵行法院总计开展委托委派调解2261件,调解成功1467件,成功率达64.88%,涉及物业、借贷、消费等多领域纠纷,有效节约诉讼资源。 延伸审判职能参与基层共治 变“个案审理”为“共治智囊” 积极对接闵行区空间发展战略,关注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切身需求,南部以颛桥、梅陇法庭为依托,北部以新虹桥法庭改造升级为契机,上海闵行法院积极发挥审判延伸职能,34项实事项目助推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 “定制服务”提升司法品质保障。上海闵行法院制定《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挂牌“楼宇法官工作站”,设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加入大零号湾“法治保障服务共享工作室”,发布涉商务区案件专项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发送司法建议,规范行业管理;率先建立全市首个“企业涉诉风险外溢研判机制”,借由个案“由内向外”提升精准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水准。 “定位拆解”确保利民举措务实。上海闵行法院聚焦“既有住宅家装电梯”“旧宅改造”等社会治理问题,实地走访调研,对存在对问题进行收集、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及法律建议,形成近万字的调研报告。针对“法官入驻邻里”工作中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阶段性汇总,用“拆流程、划重点、明要点”的方式,推出多份诉讼服务导图,方便当事人诉讼。 深化改革引领智慧法院建设 变“一点一线”为“全流程网上办案” 以全流程网上办案为抓手,上海闵行法院开展电子送达、互联网在线庭审、无人庭审记录、电子档案等工作,通过现代科技深度运用,加快推动办案流程数字化转型,以高度信息化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在一体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重点分别成立了“要素式立案专项工作小组”和“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分块负责、协同配合的多职能部门组合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院“审判管理监督指导委员会”的定向督导与“法官自主管理团队”的先行引领在信息化融合发展行动中的托底保障作用。对推进工作中的梗阻事项进行“订单式”督办,对数字化转型中的部门需求进行“贴近式”问诊,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技巧方法进行“渗透式”推广。 截止2021年11月,上海闵行法院共开展在线庭审6626件、远程庭审 502次,在线审核立案 36921件,在21551个案件中使用现代科技替代书记员庭审记录开展庭审活动,完成单套制电子归档21137件。 下一步,上海闵行法院将进一步探索人民法院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有效渠道和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各项制度落地,及时输出提炼市域治理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