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南塘村:用心办实事 点滴汇温暖
(上海基层党建网)“现在我们晚上吃好晚饭散步都不怕天黑得快了,路灯都通到了我们家门口,这农村生活真是一天一个变化啊!”“是啊!我儿媳妇晚上加班回来晚也不怕了!”叶阿姨晚饭后和姐妹们一边散步一边议论着。今年6月,金山区廊下镇南塘村“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南塘3、4组道路亮灯工程正式完工,小小路灯的安装,大大方便了附近村民的出行。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南塘村党总支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一时间走访调研,结合本村实际,列出实事项目计划清单。同时,与区域化结对单位进行及时沟通,华泾镇、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上海荷斯坦畜牧有限公司金山分场党支部、上海东浩兰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几家单位分别认领了亮灯工程、健身场地、道路维修等实事项目,共计结对帮扶资金18.8万。
推进亮灯工程,让光照进村民心里
南塘村“华阳村”片区有村民两百多户,常住人口五百余人,居住人口较多,4组村民屋前道路是这个片区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有些村民需要上夜班,他们表示希望下班路上能有灯光照亮回家的路;也有很多村民是老年人,他们表示想在饭后散步时能有路灯相伴。实际上,南塘村的亮灯工程早在几年前就已逐步推进,但因南塘村域范围广、埭头散、道路多,4组道路因而没有搭上亮灯工程的早班车。而今,这个片区村民的期盼已经实现,回家的路上有了光亮。
同时,年初时百姓公堂堂主收到村民反映,新浜16组大部分村民因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已经搬迁至特色民居居住,整个小组仅剩下十四户,村民希望村部能够早日在这段道路上安装路灯,确保夜间出行安全。10月底,新浜2、16组的道路已经完成亮灯。“虽然只是几个路灯,但对我们老百姓而言,这些灯照到了我们心里。”村民小组长说道,“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天黑得早,下班回家的时候能有一盏灯亮着,感觉还是很不一样。”
新增健身场地,让村民乐享健康生活
“现在我们这块也有了健身场地,有很多健身设备和长椅,让我们这些老人和孩子有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看着刚建成的家门口的健身设施场地,村民唐老伯很是开心。
据悉,南塘村12组位于村北片区,这一片常住村民大多为老年人,村民反映缺少活动的场所。去年年底村领导班子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听取村民意见建议,严格考察把关后确定选址,最终将组内一块荒地进行改造。10月底,家门口的健身场地建成,成了南塘12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打卡”,建立起了“运动社交”,提高了村民健身的参与度,满足了村民对健身多样化和就近运动的需求,扩大了健身设施覆盖面,增加了村民茶余饭后歇息纳凉之地,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整治人居环境,让村容村貌更整洁
“乡下的路塌陷了,什么时候来维修养护一下?”南塘村综治群内接到村民反映道路不平现象,及时联系施工队安排维修。每年村相关负责人都会定期调研统计村域内所需要维修的道路,统一安排道路维修工作,让村民出行更具安全感,让道路更加干净整洁。
今年以来,南塘村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推进落实村域内环境提升整治行动。在村庄清洁行动中,村党总支发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结对到户,服务常态化,共计发动党员91人,平均每位党员结对8户村民,以上门宣讲,发放告知书等方式,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此外,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等月月开展护河行动,以网格支部为单位,发动基层党员,染店港、青龙港、斜泾港、小石桥港等村域河流沿岸的顽固垃圾点得到有效整改。
廊下镇南塘村党总支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以党群服务站点、“百姓公堂”等为阵地,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引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村务建设与管理,广纳民意,凝聚村民共治合力,以共治共享的大局观,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