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影响汇率因素较多 双向波动是常态
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会上表示,影响汇率的因素较多,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金融机构要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
刘国强强调,2022年,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他指出,影响汇率的因素较多,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金融机构要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目标,汇率可能在短期偏离均衡水平,但从中长期看,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会对汇率偏离进行纠正。
会上,有媒体提问,中美两国之间现在利率有比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会不会影响汇率?刘国强表示,中国是大国,持续的单边升值或持续的单边贬值,在大国很难出现,在中国更不可能出现。“因为我们的宏观调控是有度的,我们也没有大水漫灌,还是按照经济规律做事,微观的市场机制也比较有效,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干扰因素,但总体上还是合理均衡、基本稳定。”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说,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受市场供求、国际市场走势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供求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主要由市场决定,既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贬值,弹性增强,双向波动,这是人民币汇率发挥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的体现,也有利于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变化,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我国作为超大型经济体,国内经济稳健发展,为保持内外均衡提供了良好基础。总的来看,跨境资金流动将保持动态均衡。
此外,美联储释放出加速Taper和加息的信号,中美货币政策背离是否会带来资本外流或人民币贬值等冲击?对此,孙国峰表示“总的看,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应对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搞好跨周期设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金融体系自主性和稳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这些都有助于缓和和应对外部风险。
同时,孙国峰表示,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同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