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让历史文物建筑不拆除就能“走”到适合的位置!
将一个个历史文物建筑在不拆除的情况下,完好无损地移动到适合的位置,长宁区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彭勇平就是这样能工巧匠,他带领着一支技术团队,保护了一座座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实现了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融合。
入行十几年的彭勇平,主管并参与了几十例移位项目,其中上海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平移工程、徐州同和裕银号平移工程以及大华清水湾老建筑平移工程,更是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代表作。
让彭勇平印象最深刻的移位项目要属2015年实施的徐州同和裕银号平移工程。同和裕银号是一栋1932年兴建的两层石砌建筑,它见证了徐州80多年的金融史,是徐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由于徐州地铁1号线建设,在同和裕银号处设置了地铁口,为避免与建筑位置冲突,当地文物局确定采取整体迁移的方式将老建筑迁移240米远进行异地保护。
徐州同和裕银号建筑
“同和裕银号项目中建筑结构特殊、移位距离最远以及移位工期短,这三大难点压在我们公司头上。由于项目紧迫,通过紧张的讨论后,我们公司首次决定采用SPMT平板车运输平移方法对同和裕银号进行整体迁移保护。当时,上述难点主要交由我来一一解决。对我来说,这既是难题,也是技术突破的机遇。”彭勇平说道。
徐州同和裕银号项目的施工现场
面对公司乃至国内都史无前例的工程案例,彭勇平从对国外相对较多而国内鲜有的平板车移位项目进行搜集和研究开始。经过对该项技术的仔细研究、多次结构建模验算和现场荷载试验等一系列磨练之后,彭勇平带领技术团队在既有平板车上增设了液压调平装置,进一步提高了SPMT平板车平移的安全稳定性,并申请了发明专利。最终,经过5个月,完好地将同和裕银号移动至新址。
从一开始公司技术部的职员,到如今的副总工程师,彭勇平技术的进步来自于他对平移技术的好奇与坚持。“我是在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我没有读过研,更没有什么留学经历,所以,我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彭勇平告诉记者,2008年来到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后,初次接触建筑物移位领域,从此开启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匠心之旅。
工作期间,彭勇平发表了近十篇论文、参与了两项科研课题、一项参编规范、获得十几项专利以及国家优质工程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不懈努力的彭勇平打造了领域内领先的位移技术团队,他个人去年还收获了“长宁工匠”的荣誉。
猜你喜欢
结棍!长宁这里16部加装电梯同时开工!
新一届区政府班子开展集体参观学习
不折不扣把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到实处!长宁区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勇气智慧和实际行动!长宁区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今天举行
长宁这3座“口袋公园”纳入“市公园名录”,在你家附近吗?
图片彭勇平本人提供
文字:高玉峰
编辑: 李潇潇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