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完善机制、创新举措 守牢进口冷链食品防疫“安全线”
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是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强化人、物、环境同防的关键一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机制,探索疫情防控新举措,提升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水平,切实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第一存放点”全面消杀
1月16日,在展冷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记者看到,当装载进口冷链食品的车辆进入大门时,龙门架喷洒消毒液对车辆外部进行消杀。随后,车辆驶入检验区域,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对冷链食品进行预防性消杀和核酸检测采样。
正在现场巡查的新桥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胡少杰告诉记者,这样的进口冷链食品“第一存放点”是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到达松江后的第一站,存放点采用“人+机器”的消毒方式对货车和物品全面消杀,并进行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进入使用和生产环节。“我们每周会对存放点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巡查,并通过‘沪冷链’App24小时对存放点的消杀和核酸采样情况进行监管,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的防控工作。”胡少杰说。
为了加强对“第一存放点”的监管,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梳理并形成了一套以违规扣分为手段的机制,明确人、车、物、场所管理和制度建设等21项评分标准。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限期整改、暂停作业、取消查验资质等措施,压实“第一存放点”主体责任。这套扣分机制有效提高了企业疫情防控责任意识,解决了“第一存放点”冷库企业动态管理难的问题,因效果良好得以在全市推广。
此外,为确保安全,负责对冷链食品装卸、消杀、采样的工作人员在厂区内封闭区域的宿舍居住,实行闭环管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他们建立了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工作档案,每两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筛查。
目前,松江区共有展冷供应链等一类进口冷链食品“第一存放点”冷库企业10家,超过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第一存放点”共消杀超3万车、75万余吨进口冷链食品,采集核酸检测样本29万余件。
冷链食品全流程闭环管理
在位于经开区的庞仕水产(上海)有限公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五中队队长傅利剑和同事正在检查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的疫情防控情况。“我们要求企业严把食品生产入厂查验、原料入库、包装分拆、废弃物处理、人员管理‘五关’,如果发现冷链食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和追溯信息单不全,或未严格落实进口冷链原料分区隔离存放、拆包消杀等过程控制,未严格落实一线从业人员每周核酸检测等,则不得使用进口冷链原料。”傅利剑说。
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时刚表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中转、查验、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和人文关怀,引导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和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截至目前,已有3.1375万人接种新冠疫苗,累计核酸检测筛查10.122万人次。
为规范进口冷链食品应急处置工作,松江第一时间制定了《松江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进口冷链食品应急处置预案》《涉阳物品处置工作流程》等制度,按照“2+4+24”(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上报核心信息,24小时内完成调查报告)的要求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应急处置快速、科学、精准。“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创新机制,继续狠抓落实,凝心聚力共同抗疫,守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安全底线。”时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