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免费“穿越”体验!@普陀人,你来打过卡了吗?

来源: 上海普陀 时间: 2022-02-16 14:54:49

和平盛世,不忘居安思危。一座新的艺术馆现身M50创意园,该馆名为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由退出序列的民防工程改建而来,其前身是苏州河畔的地下人防工程。随着中国人防事业的发展,1980年前建造的民防工程统一退出序列,它就是其中之一。

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

旧功能不再,并不意味着退出历史舞台,在苏州河畔这个创意园区内,它开始书写新的故事。普陀区民防办结合它所处创意园区这一地理位置特点,融合老旧人防工程民生服务与区域特色文化气质,将它打造为全国第一座民防主题艺术馆。

展馆外部以民防橙主题色着色的警报器、通风阀门和三防门十分吸人眼球,门口经常有不少市民拍照打卡。“这是什么馆啊?”“这个馆看着不错,咱们也进去瞧瞧。”路过的市民们纷纷停下脚步。民防和艺术究竟怎样相结合?今天带你来“探馆”。

一进门是一段通往地下的台阶,展馆将通往地下空间的楼梯设计成建筑前身地下防空洞的环境,两侧的老照片和宣传海报都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仿佛一个时空隧道,带领人们回到“深挖洞,广积粮”的那个年代。

入口空间“时空隧道”

展馆设计师郑好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这个通道是根据五、六十年代的防空洞通道式样改建而成,“这个通道原本是火柴盒型的,为了加强时间感和艺术情怀,我们塑型再装饰做成现在这个样子,让体验者能一下沉浸。”

楼梯走到底是一幅巨大的立体作品,设计师向记者介绍说,“民防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全球共有的话题。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出发,我们团队想到了这幅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城市,曾在那里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平民的、地毯式的轰炸。我们用铝板雕刻画的技术,把这幅画所表达的支离破碎的感觉,用立体的方式予以放大,警示世人战争的残酷。”

立体作品

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题材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别。电影作为一种重要形式,也被设计在展馆中。展馆选取较有代表性的电影海报排列组合展示。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海报介绍说,“有二战时期的,也有现代科幻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代,也不管哪个国家,都要居安思危。”

电影海报墙

展馆内有一幅红色的飞机创意画作,展现美国至今还在服役的轰炸机B-52。这幅作品是由M50创意园内艺术家王耀华先生创作。据M50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得知此处的民防设施将被改建成艺术展馆,艺术诠释民防的想法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牵头园内艺术家,征寻相关艺术作品,这幅就是由此而来。”

红色的飞机创意画作

一块块悬挂的破碎弹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灯光的照射下,墙上投影出和平鸽的形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块块碎片,都是从重庆的战斗遗址中挖掘出来的真实弹片。作品名为和平之光,弹片化身和平鸽,表达战争中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和平之光”

展馆内还有不常见的从重庆大轰炸的遗迹中找到的真实的、没有引爆的炸弹,也有由人们非常熟悉的民防设备做成的艺术装置。“民防相关的科普展全国都有,但是做成艺术展还是第一次,大家可能都想不到民防能做出艺术,作为设计师我也倍感压力。我希望通过在真实物件上利用艺术手法呈现背后的故事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设计师郑好看着自己的作品笑着说。

展馆内其他作品

普陀区民防办将民防与艺术相融合的文化理念和方式创新,实现民防教育模式的新突破,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防文化品牌;探索退出序列民防工程公益化改造服务于民,集民防科普和文化生活服务于一体,打造一方民防文化阵地;更加重视把握软实力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着力提升民防文化建设品位。

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的建设作为“十四五”开局的重点民生工程,将平战结合落到实处,融入社会治理,服务民生大局,成功探索用艺术诠释民防工作,使这座退出序列的民防工程“蝶变重生”。

目前场馆已开放试运营,免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0—4:30。个人可直接前往参观,10人以上团队建议通过电话预约62441031,场馆将配备专人讲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