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特级教师郑朝晖:会心处不必在远
今天我们首推上海市建平中学党总支书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郑朝晖写给大家的一封信。在倒春寒的绵绵细雨中,愿这封温暖的“云中来信”给居家的你带来一丝欢欣、几分启迪……
会心处不必在远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
因为疫情的缘故,现在全市各中小学都转为开展线上教学。有些同学一个人闷在家里,精神上的无聊和寂寞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很想和大家聊聊“寂寞”这件事。
因为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我所住的楼也被封闭了。楼上的L先生发短信给我说:“你我都是不怕寂寞的人。”是的,我非但不觉得寂寞可怕,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享受这样的时光。现实生活中,人就像加上了马达的陀螺,紧赶慢赶地旋转,身不由己。——“身不由己”这个词语很有玄机,将我们的生命分成了“身”和“己”两部分。如果简单地说,身,大概代表现实的生活;己,代表着真正的内心。生活太受物质的驱遣,那么就是“身”大于“己”,甚至到了最后,可能只有“身”而没有“己”了,这样的情况,古人告诉我们那就是“心为物役”。现在,楼封了,能役使你的“物”忽然没了,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失去物役,就是让心回归的时候了。
《世说新语》里简文帝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会心处不必在远”。会心,就是让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心相遇,这样的相遇其实不必远途迢遥,因为与心相遇的地方就在我们的身边。早晨一个小区的人都去做核酸检测,看到一个中年人很认真地在拍小区绿化带里的一树李花。我想,换作平时,这个时候,他一定已经匆匆走在去上班的路上,眼睛里是不会有这红红白白的一树花朵的。这就是会心处,当我们脱离了现实的羁绊,我们的内心才能发现身边一直都在的那份美。
我的一个爱好咖啡的朋友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不是喝了(drank)一杯咖啡,而是喝着(drinking)一杯咖啡。”每天,如果我们只在乎所做事情的结果,我们就会觉得似乎被什么追赶着,不得停歇。但真正的生活,其实并不是那样的,生活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每时每刻的体验。我曾经在美秀美术馆用餐,餐前服务员递上一张纸片,上面是美术馆馆长熊仓功夫写的一段话:“请享受一下由美丽的土壤、生产者对农作物的爱和对大自然恩惠的感激之心所生产出来的温和和美味吧!”因为有了这段文字,我才平生第一次细细品尝日日用以果腹的米饭,才真正感受到米饭那润泽而绵长的滋味。——“会心”处其实就在对于日常事物细细地品味之中,所谓放慢脚步,就是仔细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过程,让自己的心灵在这样的细心的体察中渐渐丰盈起来。而一颗丰盈的心是不会感到生活无聊的。一天夜晚,我不经意间打开阳台的灯,满阳台的花朵仿佛一下子为我而绽放开来。我忽然想起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来,其实花并不在意人们的观赏,它兀自开放凋零,从容而淡然。如果人也能如此,那就叫做“尊严”。
封楼的时候,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物理的空间,因为疫情而变得狭小了,但是阅读却让我的心变得更为阔大,思接千载,心鹜八荒。读书真的能够使人不再为眼前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因为阅读让你有更多需要关心的事物,更多需要你思考的问题。你可以和庄子一起思考心斋的意义,也可以和斯宾格勒讨论文化的价值;你在王维的诗里领会禅意,也能在《兰亭集序》中思考生命;为世界的战火而忧心,为民生之多艰而慨叹。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世界会变得很大,你愿意在这样的纷乱的世界中寻找一个能够安放自己内心的桃源;并且也愿意用这样一个桃源去反抗世间一切的阴暗与罪恶。
当然,我注定还是想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去的,因为“被封闭”和“心斋”毕竟是两件事,封闭,是被迫的,是无选择的,心斋,是自主的,是主动选择的,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过从生命成长的角度看,被封闭,就是给为生计而奔忙的“身”按下一个暂停键,让久已疏远的“心”能够有机会得以回归和滋养。在这样的机会中,培养丰盈的内心,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生活。真正的智慧生活应该是始终能够在奔忙的日子里保持心灵的自由。
祝大家能够在居家的这段时间里过得充实丰盈。
专颂
春祺
郑朝晖
于壬寅春分日
作者简介
郑朝晖,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小学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双名工程主持人,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MOOC中心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建平教育集团秘书长、建平中学党总支书记。
标签: 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