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汇聚守“沪”力量 他们用爱心温暖了这座城
东方网4月21日综合报道:“疫”线有温度。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各界爱心涌动,积极捐赠,努力将资源递送到最亟需之处,汇聚起了一股社会守“沪”力。 捐赠蔬菜包里藏着宁波老人的亲笔信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却感同身受,心里也备受煎熬……祈愿你们早日度过困难,战胜疫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4月17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在接收浙江省宁波市支援的蔬菜礼包时,意外发现了一封手写信和140多瓶手工烤制的油焖笋。 这封信来自宁波奉化的一名退休教师。他儿时曾在上海生活,对这座城市感情深厚。“今年是我离开上海的第60个年头。”老人在信中说,疫情发生以来,他总想着为上海人民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当知道有渠道可以将上海人民最需要的蔬菜送到后,老人非常高兴,第二天清晨5点不到就起床,与老伴一起回到乡间老家挖了300多斤雷笋。之后便和家人、邻居一起一直加工到深夜11点,次日一大早,他把140多瓶油焖笋交到相关负责人手中,也悄悄在包装里塞进了这封亲笔信,捎上对上海人民的深情祝福。“虽然只是一瓶小小的油焖笋,但也是经过许多双有爱的手接力,饱含了我们对大家最真挚的问候。你们辛苦了!为你们加油鼓劲!”
在宁波奉化,不少人怀着和这位老人一样的心情希望为上海提供援助。当地很多人种植菜地和经营果园,其中一位爱心人士王女士还发起了一项捐赠蔬菜行动,发动身边朋友从自家蔬菜果园中采摘新鲜的蔬果。经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协调,这批油焖笋连同蔬菜礼包顺利送抵悉数发放给了上海闵行区的部分社区居民。 行动起来,把最紧缺的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小区最缺什么,但每个小区的需求又都不太一样,有的缺防护服,有的缺护目镜,有的缺脚套……所以我们争分夺秒尽可能精准匹配、尽快送达,想尽最大努力把最紧缺的物资送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去。”复星基金会理事长李海峰介绍,疫情发生后复星基金会的“社区驰援”行动已成功为数百个社区提供了几十万件生活物资。 4月15日当天,位于宝山区的复星应急保障物资分配中心发出了5万多件防疫物资,大部分送到了小区,还有一些送到高校。经过紧张有序的核单、拣货、装车、配送等环节,下午2点半左右,长宁区虹桥居民区收到了来自复星基金会的第二批防疫物资——包含100件防护服、100双靴套、100只面罩、1000双医用橡胶手套、100只医用防护口罩、300人份抗原,可满足20名社区志愿者一周的防护需求。 虹桥居民区有1860户居民,常住人口3345人,老年人口占34.7%。本轮疫情以来,居民区招募了200余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居民多,工作量大,防疫用品消耗非常快。这样的社区防疫支持包能更便捷满足我们社区的应急需求,大白有了防护,居民更安心,为我们继续守护好居民健康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虹桥居委会主任梅海说。 积小成大,“社区驰援”行动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支援。“希望这些点点滴滴的行动能够汇聚成一股力量,守护正在为抗疫做出贡献的志愿者,守护小区的居民,守护这座城市。”李海峰说。
“很多人都在发光,我觉得自己也不一样了” 从接到物资求助电话,到物资最终送到基层社区手中,需要多长时间?对于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来说,答案是12个小时。 “在人力、运力、交通严重受限的情况下,这是我们竭尽全力做到的速度。而在这12小时背后,是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人的共同努力。”基金会工作人员吴文怡介绍,大量一线防疫物资需求,会像雪片一样汇集而来。在收到求助信息后,她先进行分类整理,经过基金会审核通过后,再把信息发给物资供应商,同时联络物流公司调度车辆和司机。 与吴文怡对接的供应商工作人员小杨是个22岁的小伙,接到她发出的信息后,小杨就立刻在仓库里爬上爬下清点搬运,物资备齐后再打包装箱。等拉货的司机来了又把物资从仓库搬上车。每次前后几个小时满头大汗。 为了确保物资持续供应,小杨和同事老乔一头扎进位于闵行莘庄工业区的仓库已住了将近40天。两张行军床、一个电磁炉、一口小锅就是全部家当。“还好,吃饭能对付,就是洗澡稍微麻烦一些,每天搬货都是一身臭汗。”各种困难被简简单单一句话带过。 虽然累得直不起腰,小杨却觉得值得。“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有很多人都在发光发热,我觉得自己也不一样了。”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弛有感于爱心捐赠,以手绘记录下温暖时刻
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方的捐赠助力正持续而来,每一份温暖的背后都是无数普通人在竭尽所能负重前行。上海市民政局介绍,作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他们也将继续组织规范有序开展慈善捐赠,整合社会资源深耕社区一线,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 (本文部分素材综合自市民政局、市慈善基金会、上观新闻、新民网、文汇报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