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微动态丨保险业务员虚构“高收益”理财产品,3人被骗90余万元

来源: 周到 时间: 2022-07-22 05:29:1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被告人王某曾任某大型保险公司业务员,他谎称公司有多款年化6.5%~9.4%的理财产品,伪造公司公章等手法诈骗三名原保险公司客户共计90余万元。2022年2月16日,经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22年7月15日,法院以合同诈骗罪、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万元。

2019年12月,被害人李磊和赵芬(均为化名)来到了某大型保险公司购买寿险,因此认识了保险业务员王某。随后,王某一直与两位客户保持私下联系。2020年,王某因生活拮据,于是萌生了诈骗客户钱财的想法。

2020年7月,王某上门拜访客户赵芬,其朋友李磊也在,王某便向二人虚构所在保险公司有一款年化6.5%、为期一年的线下理财产品,每购买10万元可返现800元。王某称,因他们是老客户所以特意留了名额,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李磊和赵芬出于信任,当天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了20万元和10万元的理财产品。而后,王某将事先伪造并盖好公章的理财合同交给二人。此后,王某更加殷勤拜访,因为李磊购买的金额高便送给李磊2条10克的黄金,继续以8.8%、9.4%等高年化收益理财产品为名,诱骗李磊和赵芬购买。截止2021年5月,李磊和赵芬共9次向王某购买了约80万的“理财产品”。

▲配图

2021年7月,李磊和赵芬在王某处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王某却迟迟不能交付本金和利息,引起了两人不满。王某借机以需要规范原合同为由收回了李磊和赵芬手里的假合同。王某交代:“这些假合同是证明我诈骗行为的证据,我怕对方交给公安机关,所以一定要拿回来。”李磊和赵芬心中愈发怀疑,便带着手机拍下的合同内容来到保险公司查询,却被告知该公司根本没有相关理财产品。这份合同是假的,两人遂报警。在此期间,王某的保险客户张玫(化名)报案称,她同样被王某哄骗在某金融App上贷款10万元购买了年化收益25%的保险公司理财产品。

受理案件后,检察官立即进行审查,逐渐摸清了案件事实。原来,王某有犯罪前科且沉迷彩票,因手头拮据,便想“赚快钱”。于是盯上了几位年纪较大、手头又有闲钱的中老年群体,利用自己保险业务员的身份,取得对方信任,从而实施诈骗。

检察官说法: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我们应该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要冷静分析,多方求证,通过正规途径投资理财,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佟继萍 胡佳瑶

标签: 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