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天下!尽情玩水前,请查收这份世卫组织的防溺水指南
大暑节气刚过,又一轮高温天气来袭,夏日你最先想到去哪里?
(资料图片)
大海、湖泊、游泳池、水上乐园应该都是比较“清爽”的选择,可以说,没有与水亲近的夏天是不完整的。游泳、钓鱼、冲浪、漂流,这些与水相关的户外活动更是暑期休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虽说是夏日好伙伴,却也是溺水事件的“元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不止在中国,每年在全球发生的溺水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已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议题。
2021年4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每年的7月25日为世界预防溺水日,希望通过这一全球宣传活动,强调溺水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并提供拯救生命的解决方案来预防溺水。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溺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预防、被忽视且迫切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在国际社会引起重视,世卫组织已先后发布过两份官方文件并每年根据情况进行更新。
两份文件指出,近年来全球每年因溺水导致的死亡人数在20万至40万之间。
中等、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事故占到总数的90%,有一半以上的溺水事件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全球溺水事件的最高危人群是1至4岁的婴幼儿,排第二位的则是5至9岁的儿童,天性最爱水的孩子,由于缺少看护、指导以及预防措施,成为溺水事件的最大受害者。
为避免一桩桩悲剧的发生,世卫组织在两份文件中提出了10个预防溺水的要点,小体现在就来为你“拎重点”。
首先,应避免儿童独自进入水域,在“软件”方面,监护人应提高防护意识,预判危险程度并做好相应准备,不让孩子成为“孤泳者”。
在“硬件”方面场地负责人应在陆地和水面间设置隔离,如在游泳池四周加上围栏避免失足落水。
同时,应向6岁以上的少年儿童教授必要的游泳技能与水上安全技巧,世卫组织的研究表明这些技能可以明显减少未成年人溺水死亡的发生。
科学的培训课程,安全的训练环境,以及训练有素的救生教练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救生教练,在民众中普及防溺水知识和救生技能,掌握救生技能的人员越来越多,并在溺水事件发生后伸出援手是减少死亡的重要一环。
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在5年间发生的15起溺水事故中,在有救生人员在场的情况下,93%的溺水者得以幸存。
此外,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水上交通工具和娱乐工具的规章制度,这包括让船只处于良好状态,配备足够的救生用品并避免超载,船长有组织救援的能力以及避免在坏天气出行。
最后要建立起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管控和减灾机制,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极端灾害的损失。
由此可以看出,最大限度杜绝溺水事故,尤其是溺水造成死亡的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希望炎炎夏日里,每位孩子都在家庭、学校、政府等多方面的呵护下,远离危险、快乐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