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速读:繁华商圈旁的老弄堂老龄化程度过半,谁为老去的他们刷亮新生活

来源: 文汇报 时间: 2022-10-02 17:28:21


【资料图】

黄浦区马当路,毗邻相连的新天地黄金商圈、百年石库门社区丰裕里,造就了大家眼里的“二元结构”。但“二元”之外,还有一批上世纪80年代老公房甚少被人提及——它们没有商品房小区的充裕公共维修资金,也不像百年里弄一样能享受历保建筑的专项资金支持。

位于淮海中路街道的马当小区,就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另一面,这些老小区确实存有改造刚需。总面积1.41平方公里的淮海中路街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量的58.7%。在重阳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由社会力量参与的适老改造新模式正在“试水”。在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基金会的牵线搭桥下,友邦人寿、立邦等作为社会企业参与马当小区的适老改造。他们瞄准老人从家门到小区门口的最后“500米”,为老去的他们刷亮新生活。

动议缘起:“家门之外”的改造刚需

“家门之内有着落,但家门之外该怎么办?”谈及适老改造公益项目的初衷,淮海中路街道相关负责人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年来,从政府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都在如火如荼进行。在卫浴间、厨房等易跌倒的区域装上扶手,或是加载智慧元件监测安全……然而,这些林林总总的改造项目都发生在“家门之内”。其背后原因也很容易理解,这些改造项目的“出资人”很明确。对于家庭经济能力尚可的老人,由子女出钱买单;对于高龄独居等特殊老人,政府也可托底,给予相应资金支持。以黄浦区为例,自去年起,该区累计为550户低保等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了适老化改造服务,资金总投入为1292万元。然而,这些改造仅止于“家门之内”。从家庭到小区门口的最后“500米”,因涉及到公共区域,便成了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指望政府资金支持,难免遇上“排队”的困扰。每年项目资金投入总额有限,有困难的小区,总有更困难的小区。这些存在实际改造需求,又差一点儿够不上门槛的老小区该怎么办?

“这就是社会企业参与的价值所在,改造资金池变大了,就能有更多老小区从中受益。”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基金会负责人孙大伟认为,这对于社会企业来说也是“双赢”。对他们来说,不再只有捐钱这一种社会公益方式,而能全过程参与其中,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改造思路:添些能放拐杖的座椅

资金问题有着落,下一步就是如何改。“要结合本地社区老人的现实需求,也要兼顾全人群友好,”同济规划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勇峰在实地踏勘后,给出了一套初步方案,亮点是妥帖考量到了雨天等特殊天气带来的潜在风险。前期调研中,他发现下雨天是居民们的“集体吐槽点”。公共区域缺少遮荫处,老人行动步速慢,一旦忘记带伞就面临淋雨的窘迫。坑坑洼洼的路面、湿滑粘腻的走道,更隐藏着摔跤的风险。居住于此的老人们,几乎每个都是“天气通”,预判到可能下雨,大都会选择“非必要不出门”。“阴天下雨本就影响心情,如果能有一个风雨亭,让大家聊聊天就好了,”陆勇峰这样想着,并将兼具艺术造型的风雨亭、具有遮雨功能的长廊都写进了改造清单中。

有了长廊,也需要公共座椅。陆勇峰在社区兜了好几圈,发现座椅密度依然不够。在他看来,公共座椅链接的不仅是具体的人,更是具体的场景。咫尺平方,也能成为社区“会客厅”。加密公共座椅数量的基础上,更关键的还是要让老人坐得下去、坐得舒服。设计时抬高10厘米,是为了避免老人坐下去时因预判不足而“坐空”;座椅旁加一个圆形小孔,是为了老人不弯腰就能放拐杖,减少一次危险动作……种种细节的考量,都为这一轮社区微改造注入了人文温度。曾经的城市规划,喜欢“大”的设计,从公共广场到雕塑地标,概莫如是。但如今,这一轮社区适老改造却更注重“小”的细节。或许是恰好的座椅高度、或许是下雨时恰好能遮挡的艺术长廊,人们的满足感就荡漾在一次次“获得感”里。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