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浦东]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闻新而习 习新而动——学科新课标 学习与实践主题校级教研活动-独家焦点

来源: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 时间: 2022-10-10 15:39:24

为全面、准确地把握新课标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2022年学期伊始,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课程创新中心精心组织各学科教研组教师们进行新课标深度学习系列活动。

教师们通过自主学习,了解2022版新课标的内容及其变化,并对照自身实际,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学科组通过集体交流、研讨,提出改进学科教学的策略方法。为更好地呈现课标学习的成果,教师们根据学科特点,将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的内容进行梳理,尽显高科教师潜心研究,“乐业、勤业、精业、敬业”的精神。

依据学科特点 聚焦核心素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老师们通过暑期培训都明确,新课标新就新在核心素养,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更新了理念、确立了目标、明确了途径与方向。

通过此次乃至本学期数次主题教研活动,老师们进一步知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引导老师们转变育人观念、拓宽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途径。

语文教研组在曹晶、张晓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认真、深入学习并交流各自的学习感受,老师们一致认为应该抛却原有的“经验”主义,有经验教师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几个版本的课程标准加以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然后再深入学习,来指导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青年教师们认为,应将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从课内不断拓展至课外,以学生的视角、经验来解决语文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和课文思想感情的共鸣。

英语学科丁征宇、肖颖老师邀请了两位新区教研员,分别进行了关于新课标学习的微讲座学习,老师们都获益匪浅。通过学习,英语教学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才能使英语教学活动体现出鲜明的课程意识,并注重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成为撬起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支点。对语言知识与技能,思维与策略,文化与情感等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联系实际的教学情况,结合自身的研究课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数学教研组金中丽老师说到,有一句话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核心素养的凝练依靠的是专家的智慧,落地则靠的是教师的智慧。”刘伟芳老师就进行了智慧分享,她认为对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转化成了她对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的三个构想。其一,带着孩子,去思考今天的学习和之前的关联?其二,带着孩子去发现问题、去探索、去验证!其三,不断思考教学的意义。希望通过知识的迁移、新知的探究、结果的再迁移,不断往复,让孩子们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藕断丝连的同时,促进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反思、乐学善学的能力养成。

参照学业质量 进行精准教学

新课标中首次出现了学业质量这个内容,势必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

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领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程度和状态,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过程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状态。也就是说,学业质量指向的是学生通过课程或学科的学习后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变化涉及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前者指向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学了多少,后者指向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好不好。各学科学业质量内容的学习与把握,对于该学科分层指导、精准教学,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新课标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从而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而学业质量指的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它反映了核心素养的要求。基于此,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学业要求便成为了教师确定课堂学习目标的一个新的主要依据,而课堂评价是基于学习目标进行设计的,所以,基于学业质量的相关要求来设计课堂评价,是作为教师要去思考的一个新问题,数学青年教师丁唯一说出了自己的学习收获。

道法教师兼大队辅导员马雯晔老师,说到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新课标更凸显了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我们道法老师要运用好道法课标中的学业质量内容,进一步指导道法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体现义务教育课程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分学段按主题科学设计内容,体现双向衔接。

对教学任务给予了明确指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对教学方式也给予了辩证统一:灌中有启、启中有灌。

学科融合学习 推进综合运用

新课标重点提出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学科间进行融合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综合运用各学科本领的时间和空间。学科融合学习便于形成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科融合的实质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自然学科老师们对融合学习深有体会,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仅来源于一门学科,而是要引导学生融合学习,为学生创造融合学习的条件。在自然课的课堂中应设计一些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的问题或者活动,设计与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接近的探究活动和工程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尝试使用多学科本领解决一个问题,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制作、测量、模拟、调查、体验、种植养殖、项目研究、科普剧等不同的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践体验。

音乐

美术

对于音乐和美术这两个学科而言,两门学科的老师都认为,音乐、美术归属于艺术的领域,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因此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紧密联系,能够相互促进。通过音乐和美术融合教育,能够让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提高了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在综合性的教学形式之下,不仅让整个艺术课堂具有更高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重点落实实践 回归教育本源

学以致用意为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新课标每门学科都非常重视与强调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学以致用,是曾经学习的最高境界,将课本知识用活,这已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半边壁垒。新课标中强调每门学科的实践,就是要用以致学,这其中包含了更前沿的教育理念:让实践先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塑造思维模式。

信息技术学科虽然只有两人,但迸发出的思维火花却感染到了我们,李晶、丁国斌两位老师认为,未来信息课程将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逻辑主线,重塑课程结构,加强知识的内在关联,每个年级围绕个或若十个课程主线开设课程,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体验具应用,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于段鲜决口题的过程和力法。体现循序予进和撃证工友展。改变了传统课程的知识、技能导问,转向素养导向,培养数字时代学生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学生在真实场景、切实体验、实践操作中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

体育学科老师们在陈瑶、杨雪明老师的带领下,深度研读新课标,并在教研活动中交流互动,他们指出新课标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要求,就是对学生体育实践提出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就应联合“家、校、社”积极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在体育实践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培养体育精神、磨练体育意志、形成健康习惯。

写在最后

新课标学习与实践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过程,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各学科教研组针对各自学科的新课标还将持续、深入研究并实践下去,严格执行新课标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夯实学生快乐成长基础。

标签: 学习与实践 实验小学 张江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