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浦东]建平实验中学:写“学术性”论文 做“研究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月分享、悦成长”论坛系列

来源: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时间: 2022-12-18 05:50:12


(资料图片)

2022年12月16日下午,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月分享、悦成长”论坛第七场活动于线上顺利举行。本场活动的主题为“教育论文写作”,参会人员有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兼校长魏澜、学校部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41名“芳林新秀”研习团的青年教师们,骨干教师代表梁晔、单俍、朱琼三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分享。

活动伊始,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孙伟菁老师结合前期调研问卷对0-5年青年教师的教育论文写作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点评。孙老师认为,学校职初教师的论文撰写、发表和获奖的数量还有待提升,老师们要克服畏难和惰性,突破因循和惯性,重积累以求厚重,重实践以求建构,重反思以求深刻。论文撰写需以沉潜之心品坚守之乐,也许会有山穷水尽之时,但思维枯竭时的冥思苦想是一种痛苦,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走出困惑时的愉悦是一种创造的崇高的愉悦,远远胜过娱乐之后的浅愉悦。

校长讲话

作为职称论文评审的资深专家,魏澜校长首先从前瞻性的选题、科学性的观点、可操性的路径以及辐射性的价值几个维度提出了教育论文的写作建议,并提醒青年教师们需要关注论文的查重率,从而提升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魏校长还结合自己曾经评审的一篇优质论文,指出教育论文撰写的关键并不在于选题是否华丽高端,切口小且具有亲身体验的真实实践,往往能在“微言”中见“大义”。此外,明确的问题导向、清晰的理论框架、扎实的研究方法、严谨的文字表达都格外重要,这需要各位青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捕捉灵感,勤于积累素材,乐于融会贯通,在学海拾贝中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不断邂逅惊喜。

交流分享

梁晔老师聚焦“与时俱进、捕捉灵感、厚积薄发”三个关键词,向青年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撰写教育论文的体悟和思考。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使得论文选题具有前瞻性,研读新颁的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的学科期刊,从中明确热点话题如核心素养、跨学科、“双减”作业设计等,了解教育教学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其次要捕捉灵感、勇于尝试,梁老师特别强调了利用公开课作为论文写作的突破口,从教学实践中随时记录积累素材,对比每次教学前后之间的变化,做到一课二上三研四反思。最后老师们还要借助平台、厚积薄发,建平实验中学是浦东新区初中学段的一所优质名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青年教师要抓住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拓展视野,迎接挑战。专业写作之路是寂寞的,梁晔老师勉励青年教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坚定脚步,奔赴理想。

单俍老师主要分享了如何通过教学研究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单老师认为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大致可分为四种:在学习中催生教育智慧,在课堂中激发教学活力,在反思中提升教学能力和在研究中迈向教学深度。单老师还洞悉了青年教师的需求和困惑,针对如何理论结合实践的问题,精准而细致地讲解了教育论文写作的步骤。主题的选择无疑是最重要的,需要考虑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发挥自己专业的特长、是否占有充足的材料、是否够前沿等。除此以外,单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一些文稿撰写的细节:1.突出展示主题;2.结构研究严谨清晰;3.表达独特见解;4.规范语言表达。最后,单老师以十六字结语“面向实际、重在应用、站在前沿、兼具情怀”勉励青年教师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朱琼老师从自己的论文写作经历出发,围绕阅读、教学与写作三方面娓娓道来,强调了实践和思考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关于阅读,朱老师提到要广泛涉猎各类书籍,除了专业名师的作品,还可以读其他领域的书籍,帮助开拓思维。从阅读中汲取新的思维方式,将阅读经历化为阅读经验。在教学中,注重点滴积累,多记多思,“用实践检验思考,以思考指导实践”。思考与实践的良性循环,对写作和教学都大有裨益。最后,朱老师鼓励青年教师借助学校优质平台,勤思进取,不负韶华。

如果说“教育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的,那么做“教书匠”至少是人人皆应避免的。其实,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那就是——教师要做研究者。教育事业的复杂性以及对科研型教师的呼唤,使得“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成为一种共识。在中小学教师中,人人做课题尚不现实,但是撰写教育论文应该成为一位教师做好本职工作、追求专业精进、培育研究意识的行动起点。此次分享活动干货满满,为职初教师明晰了前行的方向,注入了成长的动力,给予了变革的勇气。

标签: 学科带头人 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