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现在接种疫苗来得及吗?接种前要做抗原吗?疾控专家回答
当前,在新冠疫情新形势下,保护脆弱人群成为防控工作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老年人作为脆弱人群之一,如果还没接种过一针新冠疫苗,现在去接种还来得及吗?在接种过程中,老人需要做好哪些防护?在当前新冠感染率不断升高的前提下,接种前是否有必要开展一次抗原或核酸检测,在确定没有感染的前提下,再去接种疫苗呢?
(资料图)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每接种一针新冠疫苗,都能给老人带来更多的保护,建议符合条件的老人应尽快接种。
“目前,上海使用的新冠疫苗均已附条件获批上市或获批紧急使用。根据我国开展的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大规模接种,上述疫苗的有效性均经过验证。”孙晓冬进一步表示,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极大地降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免疫,即使感染,但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至少降低80%,如果还接种了加强针,风险降低90%以上。
针对当前老人接种疫苗是否有必要,孙晓冬特别强调,老年人群大多患有基础性疾病,本身就是需要保护的脆弱人群。而眼下正值冬季,也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感等的高发季节,如果再叠加感染了新冠病毒,就更容易导致重症化。所以,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刻不容缓。
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6日,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累计接种1101.36万剂,覆盖420.96万人,全程接种396.92万人,加强免疫285.83万人。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当前,上海金山、闵行等多个区已经启动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目前所有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或紧急使用的疫苗都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推荐序贯加强免疫。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1月20日中国开始实施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后,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有效防范风险,加强新冠疫苗的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接种成为一项必要且是首要的措施。”孙晓冬建议,没有接种禁忌症者应尽快接种首剂疫苗;已完成全程接种的老年人,在全程接种完成满3个月后,应尽快接种第一剂次加强针(包括吸入剂型);如果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应间隔6个月以上。
那么在老人去接种疫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些防护呢?
孙晓冬表示,当前鼓励预约接种、错峰接种。去接种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如果手接触过门把手、电梯按钮、指纹签章机器等公用设施后,要及时做好手卫生。
而在接种疫苗前,是不是有必要做一个抗原或者核酸,看下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感染了就不适合再接种?孙晓冬对此解释称,没有必要。根据这些疫苗在境内外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和实际使用情况显示,纳入对象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但并没有发现他们在接种疫苗后有异常的安全性事件发生,而且根据常规疫苗在其他传染病暴发时,开展应急接种中的使用经验,如果感染早期接种了疫苗,可能无法及时产生抗体预防疾病的发生,但并不会使感染的症状更加严重。
“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无论你是有症状的感染者,还是无症状感染者,建议可在6个月后再接种新冠疫苗。”孙晓冬说。
标签: